上世紀50年代,中國美麗的邊境城市——安東市有一家安東金屬制品廠。廠里有七位技術工人閑暇時都愛鉆研手表內部精密的機械工藝,以一個寸鏡,一把改錐,一把鑷子,就能將手表把玩得淋漓盡致。正是因為這一相同愛好...
鎖定內容為“我在買”官方為“孔雀手表”出具的品牌力和產品力評分報表,可以全方位的幫您了解“孔雀手表”!包括:品牌檔次、知名度、品牌歷史、品牌口碑、品牌營銷、公司規模,以及產品質量、外觀顏值、性價比、生產模式、售后服務、研發能力、拳頭產品等十多個緯度的評級!
上世紀50年代,中國美麗的邊境城市——安東市有一家安東金屬制品廠。廠里有七位技術工人閑暇時都愛鉆研手表內部精密的機械工藝,以一個寸鏡,一把改錐,一把鑷子,就能將手表把玩得淋漓盡致。正是因為這一相同愛好,七個人漸漸走到一起,相互取長補短,磨練技藝。隨著手藝的增進,兄弟七人也萌生了一個念頭——自己制造手表!
在那個時代,手表絕對稱得上是奢侈品,生產手表的先進技術也是只有歐洲的少數發達國家才掌握。而在中國,制表技術落后,設備也極為匱乏,因此,兄弟七人造表的夢想注定是舉步維艱。憑借著共同的目標和執著的信念,他們踐行著看似不切實際的夢想。沒有設備,他們就自己制造設備;工具不足,他們在手工上多下功夫。
經過無數次的失敗與打擊,終于,工匠精神沖破了環境的桎梏,1957年,七個匠人真的制造出一塊手表!這是他們生產的第一塊手表,記錄著一路以來的從無到有,更預示著未來的不斷奮進,所以,它被定名為“前進牌”。次年,安東手表廠成立,開始批量生產“前進牌”手表。
1961年8月24日安東手表廠和沈陽手表廠合并,成立遼寧手表廠。而新廠研制的A61型“遼寧牌”手表也通過了部級鑒定,于1962年2月正式投產。
表廠不斷發展,七位匠人的制表精髓與精神也隨之不斷擴大、發揚,形成了數百人的制表團隊。1970年他們自行設計投產了“萬年青牌”17鉆手表和全國領先的“紅旗牌”日歷手表,當年產量就達15萬支。1973年投產紅旗牌統一機芯手表。而這款手表后更名為“孔雀牌”。至此,孔雀牌完成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品牌蛻變,也開始了被很多人熟知并津津樂道的光輝歲月。
1976年,成為國內首個具有手表整機和原配件(包括表殼、表面、寶石、防震器、游絲、發條等)生產實力的企業。1979年,表廠產量突破百萬大關。1980年,“孔雀”表成為搶手貨,國內市場形成供不應求的局勢,獲贊“孔雀飛來不落腳”。丹東市也因此獲得“東方日內瓦”的美譽。1981年,孔雀首次打入香港市場。 1982年黨和國家領導人習仲勛、彭真、陳慕華等同志先后到表廠視察。80年代中期表廠職工總數達12000人,年產手表380余萬只,品種之多居全國首位……
然而,隨著石英表興起,對世界范圍內的傳統機械表制造構成了致命打擊。孔雀表如眾多瑞士知名鐘表品牌一樣遭遇了一場災難。與此同時,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代,計劃經濟解體,而首當其沖過度到市場經濟的行業就是鐘表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孔雀牌唯有褪去輝煌,返璞歸真,專注技藝,靜待花開。
二十年里,表廠的工匠執著于機械表機芯的研發。1999年,孔雀表率先全國開發了多功能機械運動手表,結構復雜,工藝先進。當時的瑞士也只有少數企業能夠生產。
2002年,企業成功研制開發了被稱為“機械表之王”的陀飛輪手表。更在該表上增加了日歷、能量顯示和自動等功能,并加以創新,使其具有更完美的造型和收藏價值。但是,在那個年代,技術卓絕未必帶來經濟收益,鐘表匠們經受著前所未有的磨礪,表廠一度瀕臨絕境。1987年,朱镕基到表廠視察時,有感而發,提筆寫下:“臥薪嘗膽,改革改造,渡過難關,異軍突起。”十六個字,以資肯定與鼓舞。
2007年,一個商人的到來讓故事有了戲劇化的發展。由于表廠史建時是聘請了蘇聯專家專門進行過勘探選址,所以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景色怡人、氣候適中。所以這位商人將表廠買下,本想用這塊土地做為房地產項目進行開發。巧合的是,有著教師背景的商人本就喜愛收藏腕表,尤其對瑞士的陀飛輪表格外情有獨鐘。當他知道這個古老的表廠竟然能夠生產以復雜工藝享譽全球的陀飛輪表時,他訝異非常。于是,他推開了這座已經屹立近半個世紀的表廠大門。當他憑借多年瑞表陀飛輪資深收藏者的經驗去審視孔雀陀飛輪的工藝時,商人流露出難以置信又引以為傲的復雜表情,當即做出決定“表廠不能倒,這么牛的技藝該讓世界看到!”
隨即,商人代表表廠,以中國三大手表制造基地的身份參加了深圳手表展,這次參展讓他認識到機芯對于機械表的重要性相當于發動機對于汽車的重要性,而恰恰這個表廠掌握著機械表最核心的競爭力——機芯的制造技術。尤其是世界緊缺的陀飛輪機芯制造技術。于是,他為表廠接下來的發展,規劃了“芯”的方向。
為擴大生產規模,商人重新建造了一座占地8萬平方米的花園式工廠,并斥巨資增加了2000余臺先進設備。與此同時,他還聘請了新的運營管理團隊。團隊曾服務于業界翹楚的鐘表企業,擁有專業制表經驗和國際化的工廠管理視野。商人與新的管理團隊共同定下“柔性、定制、精準、高端”的孔雀表業品牌理念。
令人感動的是,商人因為尊重并珍惜匠人們對老廠的情懷,不惜投入數百萬將老廠的老銀杏樹全部搬至新廠。于是,匠人的文化得到了最好的傳承和延續,手藝也隨之愈發精進。
在這樣大刀闊斧的改革后,表廠正式轉型為手表機芯廠。商人給了工廠充分的更新,匠人卯足了勁拿出精益求精的機芯,他們共同向著 “新”“芯”向榮的未來大步前行。而結果不出所料,孔雀機芯逐步成為備受國際及國內知名手表品牌青睞搶定的優質產品。
陀飛輪機芯可以說是制表業最高成就的標志,但孔雀表業的匠人們卻仍舊不斷尋求著更高的技藝。當時中國的頂級設計雙陀飛輪是6點和9點位,而瑞士名表羅杰杜彼卻是5點位和7點位,宛如貓頭鷹的大眼睛,華美至極。但是,這個點位受到柄軸制約,設計復雜度非常之高。而孔雀人,勢必攻下這一巔峰。此時廠里的制表師們經過鉆研與突破,終于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孔雀雙陀飛輪機芯,并且是美輪美奐5點位和7點位。孔雀人的智慧從此就在這只“貓頭鷹”的大眼睛上開始了閃耀世界的靈性轉動;而孔雀雙陀飛輪的兩個聲音交響更是演奏出時光最曼妙的旋律。直到目前為止,世界范圍內也只有孔雀和羅杰杜彼能夠生產此款雙陀飛輪手表。
激發陀飛輪的運動潛能陀飛輪玩家常打趣說:“如果你帶著瑞表陀飛輪,那最好不要揮手和人打招呼,不然你的表可能需要飛回瑞士了。”由此可見陀飛輪表的“精貴”。而孔雀表業憑借強大的技術后盾和扎實的制造工藝,開始嘗試將陀飛輪與運動、時尚相結合。
歷過3年時間,團隊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孔雀半鏤空陀飛輪機芯。該機芯由146個零件構成,內鑲19顆寶石,整個陀飛輪只有0.4克重,機芯強化了避震裝置,每塊夾板以手工精致打磨不同花紋,再經數十位制表工匠手工組裝,并專門邀請油畫大師創作了該表的外觀……。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表采用重量輕、強度大、耐高溫、抗腐蝕的碳纖維材質制作表殼的腕表。
2017年,孔雀表業迎來60年誕辰,這款集運動、時尚于一體的孔雀陀飛輪CLASSIC系列腕表定為周年的獻禮款,每塊表都有代表自己獨特DNA的身份信息,它的每一個制作步驟、匠人、工藝、時間統統記錄其中,值得典藏。
2012年,孔雀表業攜雙陀飛輪表、雙追秒計時碼表、陀飛輪計時碼表、自主知識產權的女陀飛輪表以及具有國際水準的薄型自動日歷手表等高端產品華彩亮相香港國際鐘表展,令業界為之贊嘆。
2013年,陀飛輪系列完成試制五個新品種。另外SL3001自動日歷機芯形成規模生產,計時碼表系列完成兩項重大技術突破并實現改頻升級。
2014年,成功完成與瑞士合資合作的1150機芯項目,強勢立足國際市場。
當2015年整個行業下降的時候,孔雀開始了每年以兩位數的增長,國內機芯的均價在110元左右,孔雀達到了320元,將近3倍。足以證明孔雀機芯的優質品質。
2015年,孔雀雙陀飛輪手表榮獲“中國鐘表(藍光杯)設計大賽網絡投票評選最受歡迎作品獎第一名”、“中國鐘表(藍光杯)設計大賽銀獎”。
2017年-2018年,榮獲中國輕工業專項能力百強企業稱號。
2018年,被中國鐘表協會評為中國陀飛輪手表(丹東)制造基地。收購合肥手表廠、石家莊手表廠。
2019年,收購北京北表表業有限公司,參與天津海鷗表業集團有限公司混改,入資漢辰表業集團。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1月8日,漢辰表業集團成立。孔雀表業必將肩負起組建國家隊,決賽世界杯的民族產業使命。